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举行换届大会,陈秀华当选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皮肤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24年学术年会暨广东省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传统特色外治法”培训班在东莞成功举办

2024年8月11日,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24年学术年会暨广东省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传统特色外治法”培训班在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利召开。换届选举会上,学会副秘书长王聪主持选举大会,经选举,广东省中医院陈秀华主任医师担任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委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振洁、李晶晶、李洁3人为副主任委员,李颖、马碧茹等10人为常委,李颖兼任秘书长,张婉容、周婷婷等43人为委员。

图片

广东省针灸学会王聪副秘书长主持皮肤病专委会第三届委员会换届大会

图片

广东省针灸学会刘健华副会长兼秘书长为皮肤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颁发聘书

开幕式

开幕式上,张志峰、陈秀华、刘健华分别代表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委会和广东省针灸学会致辞。

图片

开幕式由专委会秘书长李颖主持

东莞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张志峰在致辞中提到,中医针灸于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灸是当今全球应用最广泛、接受程度最高的中国传统医学。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东莞市属公立三级医院,东莞市中医康复中心、东莞市中医康复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期待通过承办本次学术年会议和培训班推动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促进针灸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东莞针灸人才的成长提高。

图片

东莞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张志峰在开幕式上致辞

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委会陈秀华主任委员在致辞中表示,广东省中医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医医院,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中医医院第一,连续11年蝉联全国中医医院竞争力排行榜榜首,传统疗法科是医院治未病中心和大针灸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依托每年一届的“杏林寻宝”活动,挖掘、引进、推广和应用中医适宜技术、非遗项目和特色疗法。陈全新名老中医工作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工作室,在大针灸科符文彬主任领导和名老中医陈全新教授的指导下,系统挖掘、整理、传承和推广陈全新学术思想和针法体系,全方位传承、保护和推广非遗,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成为我国针灸学术流派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治疗皮肤病有其独特优势和显著疗效,在三甲医院和基层广泛推广,深受患者欢迎。培训班内容丰富,既包含了在皮肤病领域针法技术的整理和临床研究的成果,又分享了岭南陈氏针法、药线点灸、毫火针、切脉针灸、小针刀等针灸技术、中医传统外治法治疗皮肤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操作,汇集了广东省皮肤病专家的经验和成果。

图片

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委会陈秀华主委在开幕式上致辞

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健华致辞中提到,皮肤病专业委员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在总会符文彬会长领导下,陈秀华主委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广东省皮肤病领域的针灸学术交流、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成绩斐然,预祝新一届专委会在陈秀华主委带领下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为提升我省皮肤病的针灸诊疗水平、发展中医特色优势和学科、促进我省针灸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图片

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健华在开幕式上致辞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中医科关丽珊科长、广东省针灸学会王聪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院康合门诊部奎瑜主任、中国中医特色疗法研究院(香港)刘恩明院长、广州市皮肤病医院门诊部主任李振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晶晶、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洁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图片

大会合影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上,广东省中医院针灸效应规律及机制重点研究室和创新团队PI刘健华研究员作题为“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再认识”学术报告,他从针灸调控脑可塑性的新视角,探讨如何依据科学研究精准选穴配穴以提高临床疗效。

图片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秀华教授讲授“针灸治疗皮肤病的临床体会”并现场演示。

图片

针灸皮肤专场

会场一是针灸皮肤专场,中国中医特色疗法研究院(香港)刘恩明院长、广州市皮肤病医院李振洁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赖梅生主任、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曲永彬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郝进、东莞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门诊部罗颖兴主任、东莞市中医院李秀霞主任、东莞中西医结合医院张艳红副院长、广东省中医院李颖等省内知名针灸学和皮肤病学专家应邀授课。

图片

中国中医特色疗法研究院(香港)院长刘恩明讲授“刘氏毫火针在皮肤病的应用”并现场演示

图片

广州市皮肤病医院门诊部主任李振洁主任讲授“重症难治性斑秃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外科赖梅生主任讲授“五行针灸在皮肤科中的应用:症状是心灵的呼唤”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曲永彬主任讲授“散刺放血在面部皮炎中的应用”

图片

东莞市中医院岭南名医李秀霞主任讲授“皮肤病的中医调理思路”

图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郝进讲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皮肤病的思考”

图片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门诊部罗颖兴主任讲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经验”

图片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艳红副院长讲授“护场理论在下肢血管性溃疡创面的护理探讨”

图片

广东省中医院李颖副主任讲授“岭南陈氏针法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经验”

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李颖秘书长在会场一学术年会总结中提到,广东省针灸皮肤病专委会在陈秀华主委的带领下,每年制定详细可行的年度建设规划,通过举办学术活动、走基层、进校园、开学堂、进社区,传承传统医学、弘扬中华文化,为群众办实事。每年举办省级和国家级继教培训,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国际文化交流、会诊查房、授课带徒和出版专著、拍摄视频、发布团体标准等形式将岭南医学流派思想和理论传承保存和推广应用。希望与各位同道在新征程上继续努力,在学术及临床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

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委会秘书长李颖作分会场总结

外治保健专场

会场二是外治保健专场,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主任老膺荣、二沙岛医院传统疗法科副主任王聪、广东省中医院奎瑜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曲崇正,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刘初容,佛山市中医院刘继洪,东莞企石医院陈荣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林妙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梁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陈楚云,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冷情英,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陈欣欣,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洁等省内知名中医针灸、推拿、骨伤、治未病、保健领域专家分别做了授课。

图片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传统疗法科副主任王聪讲授“切脉针灸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经验”

图片

广东省中医院奎瑜主任医师讲授“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甲亢性突眼临床进展”

图片

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主任老膺荣主任讲授“《灵枢》五运六气相关体质分类及针刺要点略说”

图片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刘初容主任讲授“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图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曲崇正主任讲授“中医药疗法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应用”

图片

佛山市中医院刘继洪主任讲授“退行性膝关节炎的诊治”

图片

东莞市企石医院陈荣庄院长讲授“颈枕肌群劳损针刀治疗思路”

图片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林妙君主任讲授“眩晕病中医诊疗方案”

图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梁文主任讲授“基于经筋理论小针刀治疗颈椎病”

图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负责人陈楚云主任讲授“醒脑启阖调枢针法在中风病全周期管理中应用”

图片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冷情英主任讲授“穴位埋线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图片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陈欣欣主任讲授“切脉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图片

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洁主任讲授“刘氏毫火针疗法”

图片

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洁在广东省省级继教培训班闭幕式总结中提到,本次学术年会共同探讨了针灸以及外治法治疗皮肤病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应用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期间,我们见证了多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涵盖了岭南陈氏针法、切脉针灸、五运六气、放血疗法、醒脑启阖调枢针法、针刀、毫火针、穴位埋线等针灸技术,学术报告不仅展示了中医针灸外治技术的博大精深,又汇集了广东省皮肤病专家的经验和成果。

近200多名省内外专家同道及学员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和培训班,发言专家分享了各自临床宝贵经验和科研思路,为针灸治疗皮肤病及中医外治理论体系增添了新视角和思路,推动针灸学科和皮肤病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学术争鸣,大放异彩。学员们反映培训班内容丰富详实、临床指导性强,对针灸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特色、科研课题切入点很有启发,希望以后多举办这类培训班,让参会者广泛交流,拓宽临床诊治思路,深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广东省针灸事业的创新发展,让古老的中医智慧惠及更多人群,让世界更加了解和认可中医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