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
本专委会是广东省针灸学会属下的一个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于2012年11月17日,至今已是第三届。由陈小凯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有会员一百多人,覆盖了广州、深圳、佛山、肇庆、惠州、东莞、阳江、云浮、清远、梅州等基层医疗机构及二、三甲医院。
随着全民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中医与康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将二者结合好运用好,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强调“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结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推动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的早期介入,意味着将治疗重心前移,有助于抑制疾病的发生或向危重阶段发展,正是《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的中医治未病重要体现。
专委会成立后,在学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开展各种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学习和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多次举办国家级、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和论坛,旨在探讨和学习中西医结合康复在各种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及国内外新进展,旨在强化区域中医药康复事业发展氛围,提升整体康复实力,为省内中医和康复专业人士提供良好的技术交流与推广平台。
康复医学立足于功能康复为导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传统康复的理念和技术是中国特色康复的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再配合现代科技康复手段,可形成更优的治疗方案。中医针灸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中西医并重,可以拓宽更大的康复治疗空间,提升老百姓的康复理念。近年来,除了针刺/电针等传统的中医康复治疗手段外,国内科研工作者们还开发出基于腧穴选穴理论的经颅穴位磁刺激、经皮穴位电刺激、超声辅助下的绝缘涂层针具等,促进了针灸康复技术的现代化。本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各类中医针灸新兴技术的学习和推广,推动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提升,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康复是我们肩上的使命,康复专委会在此状态下应运而生。本着发扬中医、求实创新的精神,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大部分均有中医学、针灸学、康复学等专业知识,将更致力于各类疾病的康复治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康复护理实践、科研工作的合作、群众中医、康复知识的普及等方面。通过义诊和各级科普、宣教活动,充分发挥中医康复特色技术与优势,积极推动康复工作向社区及基层发展,增强老百姓对中医康复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利用新兴的互联网和信息化服务,还可以提高中医针灸康复服务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
未来,本专业委员一方面重视对中医经典理论的治疗方法进行发掘和整理,另一方面更要与西方现代康复技术优势互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康复疗法,形成具有特色的康复手段和技术,从而更好地在临床发挥作用。在针灸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康复专委会的全体会员将以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工作,推动中西医结合康复的传承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广东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成员
主任委员
陈小凯
副主任委员
孙 健 皮 敏 李 敏 侯永辉 温小平 曾晓智 林卓鹏
常委
李旅萍 李良平 冯少玲 张倩如 熊 峻 谢 柱 王峰川 曹雪梅
王继红 诸海城 郑勇前 赵 勇 梁桂生 李昌生 彭建民 董 偓
张钧伟 武行华 夏降元 沈文清 钟 林 孙赵峰 易爱文 李丽霞
傅伟通 龙 跃 黄俊宏 张贵涛 曾永青 欧汉锋 邹亿城 梁亮标
王武庭 程粉香 蒋素珍 欧阳泠星
秘书长
李旅萍
副秘书长
安 琪 董嘉怡 曾飞翔
顾问
刘振寰 郑 谅 梁 粤 粟 漩
委员
侯伟林 李俊滔 刘少灿 李红儿 燕 军 李 萍 贾宏林 黄永杰
黄仁松 谢炳言 何 埃 那 涛 唐华峰 童 钟 钟卓宁 刘远华
王鹏程 张秀淋 钟志锋 李韶辉 赖秀娟 王国书 刘利明 邓小东
周燕娜 李 奇 李庆豪 唐祖增 郑璇燕 王 辉 陈欣泽 陈可儒
侯政平 郑立辉 汪志亮 赖小军 张庆华 赖荣辉 胡经勒 黄菁菁
谭耀根 古雨达 林上富 袁伟雄 钟爱峰 邓镇先 易玲利 崔日新
姚滔涛 张利明 罗博智 邓川明 谢丽琴 严荣茂 杜有刚 杨小通
何淑玲 叶勇强 叶泳均 罗秋燕 刘有志 陈炳辉 颜文霞 杨智捷
温广南 杨作南 芦杰喜 张 媛 詹妍婵 罗飏毅 周海伟 陈兰兰
邓伟清 谢水发 廖荫峰 牛裕林 张雁媚 钟 华 魏瑞鹏 蔡荣清
杨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