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案】符文彬:针灸“腰膝同治”治疗腰腿痛
▲符文彬,广东省名中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6年,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针灸学》等专著15部,主持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35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型专利8项。
【基本资料】
利某,男,时年30岁,因“腰痛伴左下肢痹痛4个月,加重2个月”于2020年6月23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4个月前出现腰部酸痛,弯腰时明显,伴左大腿根部、左小腿酸麻。2个月前MR检查提示:L4-L5椎间盘突出(后正中型),L5-S1椎间盘突出(左后外侧型),相应椎间水平左侧神经根受压,局部椎管前后径狭窄。行针灸治疗后症状有好转。近2个月症状加重。平时常久坐不动。
【首诊证候】
刻诊:腰部酸痛,伴左下肢痹痛,走路时加重,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
查体:腰活动受限,腰部压痛(+),左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断:痹证(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
- 速刺:腰三针。
- 针刺:百会、水沟、水分、阴交、大横、太冲、三阴交、内关。
- 精灸:风府、四花、引气归元、腰四穴、腰三针、命门、悬钟、涌泉各2壮。
- 刺络:心俞、委中。
- 埋针:厥阴俞、肝俞(双)。
- 耳针:心、腰椎交替。
【随诊过程】
经上方6次治疗后,腰痛伴左下肢痹痛症状好转;继续治疗8次症状消失。
【按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以腰痛、下肢痛呈典型根性放射痛为主要症状,按神经根分布区城表现为肌肉萎缩、肌力减退、感觉异常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的“腰痛”“痹证”范畴。符文彬教授认为本病以经脉痹阻、腰府失养为主要病机,可因风寒湿热外邪侵袭,经脉痹阻;跌扑损伤所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或因年老肾虚,腰府失养,不荣则痛。
腰膝同治论,是指治疗腰部相关疾病的同时要考虑膝关节的病变,治疗膝关节相关疾病的同时也考虑到腰部的问题,腰膝同时治疗,两者兼顾,不顾此失彼。“腰膝疾病理不分”“腰膝之痹论相近”是“腰膝同治”的理论基础,腰病与督脉、膀胱、肾、脾胃、肝胆经相关,督脉行身后正中,膀胱经“挟脊抵腰”,肾经“贯脊属肾”“是主肾所生病者”,“厥阴之脉令人腰痛”“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膝病与肝胆、胃脾、膀胱、肾经、督脉相关,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循行均过膝,督脉主一身之阳,督脉病也会膝关节疼痛。腰膝疾病密不可分,腰膝同治为治病求本、标本兼顾之举,不可不重视。纵观中医古籍,多处可见取穴上常有“腰病取下肢穴”“膝病取腰部穴”等特点。
本病案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经脉不通。速刺腰三针疏通局部经气止痛,针刺内关、太冲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三阴交以调补肝脾肾,配合百会、水沟通督调神止痛,水分、阴交、大横健脾利腰止痛;《肘后歌》有“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精灸风府通调督脉止腰腿痛,四花穴调气和血、调整阴阳,引气归元调气和血,腰四穴、腰三针、命门、悬钟温肾健脾、通络强腰(为治疗腰痛的常用穴组),涌泉引火下行;“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俞、委中刺络活血通络、利膀胱止痛;配合埋针、耳针以巩固疗效。
(本案编写:张继福,指导:符文彬)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